中国第二大油田再获重大发展机遇!
发布时间:2019-04-18    浏览次数:724    发布者:本站

作为中石油的主力军,大庆油田的产量备受关注,在稳产5000万吨27年后,大庆产量开始下滑,并在近几年维持在4000万吨。作为国内的老牌油田,大庆油田面临巨大的稳产压力。近几年,随着中石油启动区块流转大庆油田再获重大发展机遇!

大庆油田得到哪些新区块?

2017年11月20日,大庆油田与西南油气田签订四川盆地区块流转协议,西南油气田合川-潼南区块、西昌-喜德区块探矿权正式移交大庆油田。

2019年3月12日,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统一安排,大庆油田与吉林油田松辽外围方正、汤原矿权区块内部流转协议签字仪式在大庆油田举行,对方正、汤原两个油气勘查区块实行集团公司内部矿权流转,将油气勘探工作交由吉林油田组织实施。

2019年4月13日,大庆油田与西南油气田在四川省成都市签订四川盆地区块流转协议,西南油气田仪陇—营山区块、平昌—万源区块矿权正式流转给大庆油田。

此次流转的仪陇—营山区块、平昌—万源区块位于四川盆地北部,两个区块紧邻。加之此前流转的合川—潼南区块、西昌—喜德区块,大庆油田将在川渝地区负责四个区块的勘探开发。

大庆油田区块流转是中石油矿权流转的重要举措,中石油在总结第一批矿权流转经验的基础上,今年1月份中石油第二批矿权流转已经启动。那么两批矿权流转过程中,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呢?

中石油矿权流转工作重点

2017年年中,中石油正式启动东西部油田矿权内部流转。

此次矿权内部流转采取勘探区块和未动用储量区块“1+1捆绑”模式,实行新体制新机制,投资计划单列、单独考核,实现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

首批流转涉及中西部鄂尔多斯、四川、柴达木三大盆地及部分外围盆地共16个探、采矿权区块。参与矿权流转的共有7个油田公司,其中流出矿权的有西部的长庆油田、青海油田、西南油气田,接受矿权的有东部的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华北油田以及开发已近“耄耋之龄”的玉门油田。

具体为:青海油田所在的柴达木盆地4个探矿权和2个采矿权区块流转给辽河油田;长庆油田所在的鄂尔多斯及北部外围盆地5个探矿权和2个采矿权流转给华北油田和玉门油田;西南油气田所在的四川盆地及西昌盆地2个探矿权和1个采矿权流转给大庆油田。

2019年1月,中石油全面启动第二批矿权内部流转工作。

在首批矿权内部流转的基础上,第二批增加流转区块面积10万平方千米,累计实施矿权流转区块面积15万平方千米,占陆上探矿权总面积的15.2%。值得关注的是,本次矿权流转将启动区块对外合作的模式。中石油已经择定13个区块、1.2万平方公里的矿权面积作为与外部企业风险合作区块。通过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风险合作,充分发挥中国石油油服企业的技术力量;通过与外部企业风险勘探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合作模式,共享资料设施,加快中小盆地勘探进程。

加大勘探开发力度是近几年我国油气行业的明确发展方向。第二批矿权流转无疑将进一步加快大中盆地勘探开发节奏,同时将解决老油田资源接替和扭亏问题。与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和中国石油外部企业的合作新模式,能最大限度的盘活矿权和未动用储量资产,力争取得大的突破,加快储量升级和产能建设步伐。

大庆油田进军四川盆地,是中石油落实上游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资源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盘活矿权区块、开发未动用储量、进一步加快四川盆地油气工业发展步伐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重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