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230万吨!中国第二大油气田
1月1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2023年,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累产油气当量超368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超3400万吨,天然气产量超35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过去一年,渤海油田全面加大增储上产力度,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成功探获渤中26-6亿吨级油田,连续5年实现亿吨级新发现。同时,持续加快产能建设,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一期开发项目等多个项目提前投产,新增原油产量近23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50%左右。“2023年,渤海油田全年共完成新井投产450余口,创历史新高,新井贡献原油产能超370万吨,产量达到设计产值的120%,有力夯实了油气稳产增产的基础。”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介绍说。据了解,渤海油田拥有50余个在生产油气田、近200座生产设施,截至目前,累产油气当量超5亿吨,日产油气当量突破10万吨,是我国海上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力油田。2023年,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成盆成凹机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在渤海海域、珠江口盆地深水海域相继获得亿吨级大型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3亿吨,不断开辟深水、深层、隐蔽油气藏、盆缘凹陷等勘探新领域。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同比增产超340万吨,占全国原油增量比例达到70%左右,支撑海洋强国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据中国海油勘探开发部副总经理张伟介绍,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增储上产力度,目前已建成渤海3000万吨级、南海东部2000万吨级,两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海洋石油增产量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总增量的60%以上,成为我国能源上产的关键增量。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离不开工程装备建设能力的重要支撑。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瞄准发展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攻克自主设计、建造、海上安装等多个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海洋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主体建造,精度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主结构建造完工,导管架总高338米,总重达3.7万吨,刷新2项亚洲纪录;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混输管道“深海一号”二期海底长输管道铺设完工,深水长输海底管道铺设能力和超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2023年,我们累计加工钢结构超42万吨,海上施工超2万船天,同比增加近20%,铺设海底管道线缆近1000公里,工程建设作业量创历史新高,建成投产14个海洋油气工程项目,实现产能1074万吨油当量,新增产量超470万吨油当量,加快推进我国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开发。”中国海油工程技术部副总经理刘义勇介绍说。海洋油气装备的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支持和带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完全具备了30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海洋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水平也正逐步进入世界第一阵营。
2024-02-18
查看详情
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余果林)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硬稳产,长庆油田连续4年实现6000万吨以上高效稳产,塔里木油田开钻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西南油气田建成4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过去一年,中国石油油气业务喜讯不断,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更强、成色更足。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的基层石油干部员工,强调中央企业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过去一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战线广大干部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快构建多元化油气供应格局,不断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中国石油矢志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油气勘探获得一批新突破,油气SEC储量替换率稳定提升,工程技术战略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三个1亿吨”格局持续巩固发展。 坚持高效勘探,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努力获取规模优质储量,规模经济可采储量进一步增加,夯实了增储上产的资源“家底”。中国石油持续加强新盆地、新区带、新层系和新类型“四新”领域风险勘查,围绕海相碳酸盐岩、页岩油气等六大领域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在新区新领域、老区新凹陷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与重要发现,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效益开发,大力推进SEC储采平衡、老油气田“压舱石”、页岩油气革命与采收率再提高“四大工程”,持续增强油气稳产上产核心功能。精耕老油田,中国石油转变开发理念,转换开发方式,不断挑战高含水、低渗透等开发极限,激发老区高效稳产的潜力。增产天然气,中国石油立足长庆、西南、塔里木、青海等气区,推动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在千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实现高位增长、在油气产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增添“底气”。攻坚非常规,中国石油持续攻关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开发等理论技术,突破规模效益开发瓶颈,打造增储上产新阵地。 坚持战略支持,加快推进深地探测工程等重大工程,服务保障迈上新台阶。中国石油深化协同创新,推动甲乙方一体化协同发展,先后开钻2口万米科探井。目前,深地塔科1井正在冲刺万米超深层“最后1公里”。强化技术创新,中国石油原创科研能力持续提升,CGSTEER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打破国际垄断,成功销往海外市场。 中国石油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既定目标,持续巩固提升油气供给主体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能。
2024-01-10
查看详情
数字赋能让传统产业“发新芽”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罗晗来到新部门生产指挥中心,等待他的是无人机、AR鹰眼、雷达这些听起来和油田关系不大的设备。他没想到这些成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鸡西矿业公司东山机电副总经理邢晓刚认识了新伙伴,不是工友也不是投资者,而是大学教授,他们要共同研发3D成像掘进机。近些年,石油和煤炭这两大黑龙江传统产业变了,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在9月初进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科技日报记者从油田人、煤矿人对数字化转型的驾轻就熟中,更加深切感受到这些变化的源头和动力。智能管控成标配,员工变身监督员无人机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起飞。伴随着窗外的嗡嗡声,“无人机巡检员”飞上天空,降低、悬停、镜头放大……一系列操作平稳精准,就连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抽油机上的皮带、中轴、尾轴,在管控大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以21号工区为例,以前每天两次人工巡检,我们需要23人巡检92公里。现在指挥中心2名监控人员利用雷达、无人机等,每日4次视频巡检,累计用时仅需2.1小时。”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副经理杨华光说,相比之下,“智慧油田”中的巡检系统耗时更短但巡检范围更广、频次更高、用工更少。相似的变化在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以东600多公里的鸡西矿业城山煤矿同时发生着。在地下5G网络稳定支持下,工作人员只需按下“一键启停”按钮,全自动采煤机就会开始采煤,刮板运输机、转运机等协同工作,将煤炭运往井上,地下情况由视频实时传回,采煤机和掘进机始终能够精准定位。“过去,矿工采煤升井后煤粉挂在脸上,黑得连亲人都可能认错,现在通过智慧矿山建设,他们在控制室动动手指就能采煤。”黑龙江鸡西矿业通达售电公司负责人刘友说,现在员工在管控平台就能知晓矿中一切,工人下井主要任务不再是采煤,而是进行设备操作和维护。数字转型注活力,传统产业智能化黑龙江省始终将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之一。传统产业从业者成为这条路径的开拓者,他们对数字化转型的热忱在一次次实践中增长,并且乐于应变、主动作为。“煤矿采掘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主动提出,希望能够通过激光雷达等新型成像技术,实现掘进机远程可视化控制。”邢晓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掘进工作时灰尘大,通用的视频方式不适用,必须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整个作业区的数字化改造,拥有上千口油井的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作业区拥有自动采集、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多种智能化运行模式。罗晗和转入新岗位的同事们每天都在摸索油田数智化系统新功能,并不断探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采油效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仍在继续,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传统产业一改过去资源依赖型发展的形象,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向科技创新要安全、要效率,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记者张佳星刘莉李丽云孙明源)
2023-09-22
查看详情
25
2023-08
我国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最新进展
7月2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海洋油气勘探技术,该技术可大幅提升油气勘探开发精度。作为采集海底油藏信息的关键性技术装备,我国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长期依赖进口,超过300米水深的装备技术更是受到严格限制,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海脉”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节点模式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它攻克了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技术,大幅提升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具有超强的灵敏度,能够捕捉到万米地层相当于蚊子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并据此描绘高清油气藏数据信息。据中国海油技术专家阮福明介绍,“海脉”集合了陆地勘探检波器和海洋水听器综合技术优势,具有体积小、布放灵活、适应水深范围宽、超低频性能高等特点,采集能力是常规拖缆模式4倍,2赫兹超低频感知能力达到全球同类产品最高水平,如同“千里眼”一样可以看清埋藏几千米深的油气储层。此次在渤海投用的“海脉”型号为High Qulity Nodel 500,设计水深500米。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将成千上万个“海脉”节点按照设计要求,通过专业收放装备有规律地布放在海床指定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在海床上的巨大信息采集网。每个节点就像压在海底油藏“穴位”上的“听诊器”一样,接收来自海底地层反射的地震波信号,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记录下来,作业完成后将其收回,下载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而处理成地震剖面,实现对地层的精准“号脉”。“海脉”不仅可以对常规勘探装备难以实施的勘探盲区进行精细探测,而且能够在海上平台密集区或建有固定海洋设施的海域大量灵活部署。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总经理周滨介绍说,“它的成功应用有助于更加清晰准确地获取更深地层和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油气藏信息,将为我国海洋油气精准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了解,作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核心装备,“海脉”能够满足我国主要海域的海底地震勘探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海洋油气藏勘探精度和成熟油田海底油藏的动态监测水平。
02
2023-08
中石油四大油气田最新产量
近期,中国石油各大油气田陆续公布上半年油气产量。长庆油田2023上半年长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3399.6万吨,同比增长3.2%,完成年计划的51.85%。其中原油产量1286.2万吨,同比增加6.77万吨,天然气产量265.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2.41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实现双“硬过半”,清洁电力累计发电7550万度。大庆油田2023上半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509.13万吨,超计划运行,实现“时间过半、产量过半”;生产天然气29.69亿立方米,超计划0.19亿立方米。塔里木油田2023年上半年塔里木油田生产石油液体410.2万吨、天然气170.5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达到1769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实现石油液体、天然气、油气当量“三个硬过半”,再创历史新高。西南油气田2023上半年,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206.1亿方,同比增加22.5亿方,增幅12.3%,完成股份公司全年考核指标410亿方的50.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生产页岩气64.97亿方,同比增加9.32亿方,增幅16.75%,创历史新高。
12
2023-07
中海油亿吨级大油田全面投产
7月12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获悉,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实现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非整装大型油田开发技术体系,对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垦利6-1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油田群的开发主要包括4-1、5-1、5-2、6-1和10-1北等5个区块,由9座无人井口平台和1座中心处理平台组成,是中国海上迄今为止智能井口平台最多的开发项目。垦利6-1油田群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平面像树杈一样分布,储量虽大但油层薄、分布广、丰度低,用传统方式开发经济性不高。“我们依托周边油田,采用智能无人平台的方式进行开发,节省投资成本约20%,从设计到见产仅用了两年时间,创造了渤海油田亿吨级油田开发纪录。”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南作业公司副总经理冉从俊介绍说,截至目前,垦利6-1油田群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预计高峰时期每年可贡献原油超200万吨。垦利6-1油田群井口平台采用智能化、无人化设计,177口井全部在无人平台使用远程控制,开发模式实现从人工为主、数据为辅的经验模式向数字化驱动、智能化协同的大数据辅助决策模式转变。通过综合自动化监控预警系统让无人平台的所有设备实现远程监控,还能对采集的生产数据同步进行智能化分析、状态动态评估,对于异常运行参数做到及时的预警干预,确保了无人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真正实现对无人平台“看得见、管得好”。同时,垦利6-1油田群的开发在设计之初就积极落实“双碳”战略,与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同期设计、同期建造、同期投产,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上首个在设计之初就引入岸电的油田。在能源管理上,油田群成立了节电工作小组,定期对各设备的用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调整到最安全、最经济的运行模式。相比自发电,平均每年减少天然气消耗8000万立方米,节能近12万吨标准煤。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孙鹏霄表示,垦利6-1油田群是我国海上亿吨级油田开发中首次大规模采用智能联动集成应用,它的成功开发标志着中国海油掌握了非整装大型油田的开发技术体系,为推动同类型亿吨级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30
2023-05
中石油五千亿级油气重大突破
中石油长庆油田首口铝土岩水平井日前测试日产天然气353.4万立方米,创造了国内新纪录,这也标志着我国铝土岩气藏取得重大突破。 铝土岩气藏是鄂尔多斯盆地新发现的一种非常少见的非常规气藏,近来在该岩层部分探井已产出高产工业气流,展现出良好的储量前景。 铝土岩是一种富含铝质矿物、以化学沉积为主,兼具机械沉积特征的岩石类型,岩石中Al2O3∶SiO2>1,主要矿物成分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原岩经风化淋滤形成含铝胶体和高钾黏土,二次近距离搬运,形成特征性的鲕状、豆状、块状结构,主要是由铝硅酸盐类矿物受强烈化学风化、半风化带出溶解的氧化铝直接沉积或经陆解作用形成。我国铝土岩主要包括喀斯特型和红土型两种,其中华北喀斯特型(沉积型)铝土岩,为碎屑沉积+离子结晶成因,主要铝质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形成于碱性还原的“潜水型”环境中,受岩溶喀斯特微地形控制,含铝岩系纵向上层序变化复杂。 鄂尔多斯盆地前期勘探认为,在石炭系本溪组一二叠系太原组内发育铝土质泥岩,与暗色泥岩、碳质泥岩共同构成泥质岩系,是下部前石炭纪风化壳气藏的非渗透性盖层。随着勘探程度的加大,发现一些探井在本溪、太原组铝土质泥岩有气测异常显示,专家和学者逐渐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2015年,刘文辉通过储层测井识别与评价,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本溪组铝土质泥岩(未区分岩性,储层为铝土质泥岩)可以作为潜在储层”的地质认识;2017—2020年,部分探井在盆地东部本溪组和陇东太原组的铝土岩段试气均获得低产气流;2021年,长庆油田深化陇东地区太原组铝土岩系成藏地质认识,评价太原组铝土岩(岩性细分,储层为铝土岩)气藏勘探潜力,部署实施的L47井试气获无阻流量67.38万方/天高产气流,初步落实铝土岩气勘探面积7000平方公里,天然气资源量超5000亿方,实现了该盆地古生界铝土岩气勘探的重大突破。 5月8日,长庆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战明到陇东首口铝土岩水平井现场调研,听取铝土岩勘探评价工作汇报,看望慰问一线干部员工,庆阳市市长周继军参加调研。 在陇东首口铝土岩水平井作业现场,李战明看望慰问参建单位、天然气评价项目部干部员工并送上慰问品。随后,与周继军一同听取了陇东铝土岩勘探评价情况汇报,详细了解了陇东铝土岩气藏勘探开发现状、基本地质特征、首口铝土岩水平井钻探及压裂改造等情况,仔细询问了铝土岩的分布及规模等。 周继军表示,50多年来,长庆人以不怕牺牲的报国情怀、永不言败的创业斗志,大力发扬“攻坚啃硬、拼搏进取”的“磨刀石”精神,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伟大业绩,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油气田,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庆阳市委、市政府将始终坚持“支持长庆油田就是支持庆阳发展”的理念,持续深入开展“和谐典范油区”创建,和长庆油田一道把打造世界一流大油气田的美好愿景变成生动现实。 李战明指出,庆阳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油气资源丰富,气化庆阳,造福老区,是几代长庆石油人的夙愿,也是企地共同的使命任务。首口铝土岩水平井喜获无阻流量353.4万立方米高产气流,创造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勘探开发50多年来的新纪录,是长庆油田向新领域进军的一次重大胜利,对于加快陇东地区天然气增储上产,支撑庆阳千万吨级油气生产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长庆油田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与庆阳市各级党委政府携手奋进,推动企地融合发展,加快陇东油气上产步伐,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8
2023-05
中石油各大油田最新产量公布
长庆油田首季,长庆油田生产油气当量达1731.99万吨,同比增长3.05%。今年以来,长庆油田全力加快资源向储量、储量向产量的转化,狠抓压舱石工程、油藏综合治理、注水专项治理、老井资产效能挖潜四项重点工作,原油日产保持在7万吨以上,冬季保供期间极限产量同比提高1000万立方米/天。加快分布式光伏、地热、光热等新能源业务发展,黄3区CCUS国家示范工程累计注入液态二氧化碳超20万吨,苏里格风光气储氢一体化示范项目和庆阳50万千瓦风光基地项目成功纳入国家能源局大基地项目清单。大庆油田一季度,大庆油田生产原油750.15万吨,生产天然气16.36亿立方米,均超计划运行。采油一厂萨中开发区南一区西部是集团公司上产百万吨压舱石工程示范项目,为加快这一区块建设,采油一厂组成10个专项工作组推动区块“钻、建、投”一体化运行,1731口新井“快马加鞭”,为明年年产油量上升到100万吨以上抢占先机。加快发展天然气业务,徐深1天然气实现了提前上载,推进川渝地区自用气转化为商品气,3月累计销售天然气11.01亿立方米,实现产销双旺。塔里木油田今年一季度,塔里木油田生产原油205.7万吨、天然气90.6亿立方米,分别超计划15万吨、0.4亿立方米,累计生产油气产量当量927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今年以来,塔里木油田统筹老井稳产、措施增产、新井上产、管理促产和地面配套,坚持抢先抓早、有序有效,围绕上半年“三个硬过半”目标,倒排一季度油气生产运行计划,日均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10万吨高位运行,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和实实在在的业绩实现了首季“开门红”。新疆油田新疆油田一季度累计生产原油371.4万吨,天然气11亿立方米,同比各增加了11.4万吨、1.1亿立方米,均超计划目标运行。年初以来,新疆油田在深化老区精细开发的基础上,大力推进新区油气上产,做大油气增量。作为上产主力区块,玛湖油田抢抓全年生产主动权,加快效益开发,玛湖勘探开发项目部按照“效益优先、择优部署”的原则,早部署、早启动,提效率、争先机,积极推行“区块制”管理模式,高效组织新井压裂,提前实现玛湖油田全面复工复产,目前日产水平已达8682吨。西南油气田一季度,西南油气田累计生产天然气达到105.49亿立方米,突破100亿立方米大关,较去年同比增长7.53%,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以来,西南油气田锚定“跨越400亿、迈上新台阶”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加快推进增储上产,创新产建模式,狠抓要素保障,加快新井提速提效,截至目前,投产新井78口,新建产能超过24亿立方米。其中,常规气超过9亿立方米,页岩气超过12亿立方米,致密气超过2亿立方米。同时,西南油气田狠抓老井挖潜,措施增产气量超过6亿立方米。辽河油田一季度,辽河油田生产原油243.93万吨、天然气2.43亿立方米,完成计划指标。加快转型步伐,推进绿色发展,有力推动储气、储碳、储能“三大储库”建设,新投产两座二氧化碳捕集液化站,CCUS示范工程阶段注碳2.1万吨,电热熔盐储能及井下大功率电加热技术先导试验取得成功,与7家驻辽炼化企业及所属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成清洁电力发电1919万千瓦时,清洁能源利用量折算标油0.57万吨。吉林油田一季度,吉林油田生产油气当量达133.07万吨,超计划1.29万吨。年初以来,吉林油田面对扭亏脱困攻坚任务,统筹推进“三年一盘棋”整体部署,实施“大运行”统筹,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产量箭头向上,实现产能贡献率、投资完成率、生产效率效益“三个提升”。一季度,钻、压、修主体工作量累计完成1059口,超计划359口。井下工况不正常井影响率控制在1%,创造了近六年来最好水平。狠抓挖潜增效,一季度,全油田在开井数增加255口的情况下,累计节电2731万度。青海油田青海油田首季累产原油57.52万吨、产气15.67亿立方米,分别完成季度计划的100%、104.88%,实现了油气生产形势稳中向好。一季度,青海油田克服严寒等不利影响,狠抓生产组织提速提效,在复工复产及油气上产方面抓好计划执行与落实。成立原油上产专班、天然气保供专班,为一线油气生产提供生产组织、技术攻关等方面的支持。原油开发持续强化精细注水、井网优化调整等工作,天然气开发积极开展精细描述、工艺升级等工作,持续改善油气田开发指标,油气生产呈现了箭头朝上的良好势头。冀东油田一季度,冀东油田生产原油25.63万吨、天然气1.26亿立方米,完成季度均衡计划的100.1%、100%。年初以来,冀东油田聚焦油气勘探、本部稳产攻坚、西部天然气达产、新能源开疆拓土、储气库建设等重点工程,压紧压实责任,有重点、分层次、分类别狠抓落实,全力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实现。超前谋划,高效组织完成神木北区重磁野外采集任务。稳步推进储气库建设,正式采气的3口井采气能力均达到设计方案。同时全面抓好地热、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玉门油田今年首季,玉门油田生产原油183356吨,同比增幅9.4%;生产天然气2669万立方米,同比增长6.6倍。进入2023年,玉门油田围绕老井稳产集中发力,通过扶躺复产、措施增产等手段实现稳产增效。一季度,环庆新区投产新井41口,贡献产量6448吨;宁庆区块新投产天然气井7口,新增产量13.9万立方米。炼化总厂统筹部署全年220万吨加工量任务目标,常态化推进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新能源生产建设有序推进,玉门东站200MW光伏发电项目运行平稳,玉门油田300MW光伏发电项目预计于4月底并网发电。华北油田一季度,华北油田油气产量同比增长8.5%和27.1%,其中煤层气产量同比增长34.7%,实现首季开门红。华北油田聚焦“快”字抓部署,制定工作清单,各项决策部署快速执行落实、各方信息快速回馈、问题动态优化解决。聚焦“实”字抓提升,梳理制定了十大重点工程,组建工作专班,盯重点、抓关键,打通堵点难点。聚焦“转”字抓成效,把新能源工作融入勘探开发建设等各专业各领域,快速拓展新能源业务市场,新获地热供暖面积478万平方米、清洁电力并网指标66万千瓦。吐哈油田一季度,吐哈油田原油产量超计划3%,同比增加8%,天然气商品量同比增加4%。今年开局以来,吐哈油田抓住生产关键时期,周密部署上产方案,加强生产组织运行和安全管理,各项生产安全平稳有序运行。23部钻机、65部井下作业动力齐头并进,投产新井10口,产能符合率达到100%;深入开展吉7区块致密气藏评价认识,进一步优化吉7-2-3H井排采工艺制度,单井日产油气量持续翻番;萨探1块萨105-7-7井排液见油,向北扩展潜力显现,主力建产区块含油面积进一步扩大。大港油田一季度,大港油田以“压舱石工程”为统领,聚焦“新井提产量、老井控递减、全面增可采”全面发力,高效推进油气开发各项工作,油气生产均超计划线运行。大港油田抓住枣园/王官屯复杂断块油田“压舱石工程”项目入选股份公司首批10个示范项目的契机,成立工作专班推动项目方案落地落实。同时,坚持“一藏一策、一田一策”打造6个公司级“压舱石工程”,培育以各油田主力区块为依托的采油厂级“压舱石工程”,全面筑牢油气稳产上产的“压舱石”。浙江油田浙江油田首季销售天然气4.58亿方,同比增加0.08亿方,实现生产建设平稳开局。今年一季度,正值冬季保供关键期,浙江油田超前谋划、精细组织各个气田多采气、快采气、稳采气,确保川南地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黄金坝、紫金坝、云山坝、大安区块等基层单位集中优势力量确保新井老井“火力全开”,全面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目前,浙江油田日均天然气产量保持在490万方以上运行。产能建设高效推进,老区上产势头强劲。截至3月底,今年浙江油田新井已投产23口,贡献0.16亿方。煤层气公司煤层气公司产销量完成7.54亿方和7.51亿方,同期对比提升6.1%和6.5%一季度,煤层气公司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精神状态,紧密围绕“二十个方面”的深刻转型,在勘探开发主责主业上“大上深煤、精优致密、深耕中浅、攻关页岩、探索新域、突破外围、赋能合作、拓展新能”,锚定生产指标,持之以恒做好“高效建产”“长效稳产”文章,细化制定“十五个方面”高质量建产措施,扎实推进稳产上产换字头、综合调整、老区老井技术挖潜创新等专项工程,全力确保完成产量任务。南方勘探公司南方勘探公司一季度生产液态石油产品7.86万吨;天然气产量2670万立方米,同比增加5.2%,生产经营指标实现“超计划”运行。今年以来,南方勘探公司紧密围绕“油气勘探、开发生产、新能源业务”三项工作,未雨绸缪,抢先抓早,持续抓好精细注水注气,老区稳产基础进一步夯实;高效评价新区建产,部署在福山凹陷花东构造的花东301x井和永安北部的永10-1X井试油获高产,增强了整体效益建产的信心;地热能综合利用项目稳步运行,油田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全力构建融合发展新优势。储气库公司2023年一季度,中国石油各储气库实际采气77.09亿立方米,比上个采暖季一季度多采气2.87亿立方米,增长3.7%。今年以来,储气库公司全面推进江苏张兴、山东菏泽、山东泰安、江苏丰县、江苏镇江、云南昆明、广东三水等多个盐穴库合资合作项目。继续加快推进张兴盐穴储气库施工建设,已完成5口新井的钻井施工。同时,完成了菏泽盐穴储气库三维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验收工作。积极承担中国石油盐穴储气库科研项目,利用技术优势大力开拓市场,目前已签订3份技术服务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