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最新进展
7月27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脉”在渤海海域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上迈出关键一步,对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力度、进一步健全自主可控的海洋油气勘探装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海底地震勘探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海洋油气勘探技术,该技术可大幅提升油气勘探开发精度。作为采集海底油藏信息的关键性技术装备,我国的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长期依赖进口,超过300米水深的装备技术更是受到严格限制,严重制约了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进程。“海脉”是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节点模式地震勘探采集装备,它攻克了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技术,大幅提升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具有超强的灵敏度,能够捕捉到万米地层相当于蚊子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并据此描绘高清油气藏数据信息。据中国海油技术专家阮福明介绍,“海脉”集合了陆地勘探检波器和海洋水听器综合技术优势,具有体积小、布放灵活、适应水深范围宽、超低频性能高等特点,采集能力是常规拖缆模式4倍,2赫兹超低频感知能力达到全球同类产品最高水平,如同“千里眼”一样可以看清埋藏几千米深的油气储层。此次在渤海投用的“海脉”型号为High Qulity Nodel 500,设计水深500米。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将成千上万个“海脉”节点按照设计要求,通过专业收放装备有规律地布放在海床指定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在海床上的巨大信息采集网。每个节点就像压在海底油藏“穴位”上的“听诊器”一样,接收来自海底地层反射的地震波信号,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记录下来,作业完成后将其收回,下载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而处理成地震剖面,实现对地层的精准“号脉”。“海脉”不仅可以对常规勘探装备难以实施的勘探盲区进行精细探测,而且能够在海上平台密集区或建有固定海洋设施的海域大量灵活部署。中海油服物探事业部总经理周滨介绍说,“它的成功应用有助于更加清晰准确地获取更深地层和复杂地质构造下的油气藏信息,将为我国海洋油气精准勘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据了解,作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核心装备,“海脉”能够满足我国主要海域的海底地震勘探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海洋油气藏勘探精度和成熟油田海底油藏的动态监测水平。
2023-08-25
查看详情
中石油四大油气田最新产量
近期,中国石油各大油气田陆续公布上半年油气产量。长庆油田2023上半年长庆油田完成油气当量3399.6万吨,同比增长3.2%,完成年计划的51.85%。其中原油产量1286.2万吨,同比增加6.77万吨,天然气产量265.2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2.41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实现双“硬过半”,清洁电力累计发电7550万度。大庆油田2023上半年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509.13万吨,超计划运行,实现“时间过半、产量过半”;生产天然气29.69亿立方米,超计划0.19亿立方米。塔里木油田2023年上半年塔里木油田生产石油液体410.2万吨、天然气170.5亿立方米,油气产量当量达到1769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实现石油液体、天然气、油气当量“三个硬过半”,再创历史新高。西南油气田2023上半年,西南油气田公司累计生产天然气206.1亿方,同比增加22.5亿方,增幅12.3%,完成股份公司全年考核指标410亿方的50.3%,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其中生产页岩气64.97亿方,同比增加9.32亿方,增幅16.75%,创历史新高。
2023-08-02
查看详情
中海油亿吨级大油田全面投产
7月12日,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获悉,渤海亿吨级油田群——垦利6-1油田群实现全面投产,标志着我国成功掌握了非整装大型油田开发技术体系,对进一步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垦利6-1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是我国渤海莱北低凸起浅层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岩性大型油田。油田群的开发主要包括4-1、5-1、5-2、6-1和10-1北等5个区块,由9座无人井口平台和1座中心处理平台组成,是中国海上迄今为止智能井口平台最多的开发项目。垦利6-1油田群属于浅水三角洲沉积,平面像树杈一样分布,储量虽大但油层薄、分布广、丰度低,用传统方式开发经济性不高。“我们依托周边油田,采用智能无人平台的方式进行开发,节省投资成本约20%,从设计到见产仅用了两年时间,创造了渤海油田亿吨级油田开发纪录。”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渤南作业公司副总经理冉从俊介绍说,截至目前,垦利6-1油田群日产原油突破8000吨,预计高峰时期每年可贡献原油超200万吨。垦利6-1油田群井口平台采用智能化、无人化设计,177口井全部在无人平台使用远程控制,开发模式实现从人工为主、数据为辅的经验模式向数字化驱动、智能化协同的大数据辅助决策模式转变。通过综合自动化监控预警系统让无人平台的所有设备实现远程监控,还能对采集的生产数据同步进行智能化分析、状态动态评估,对于异常运行参数做到及时的预警干预,确保了无人平台的安全可靠运行,真正实现对无人平台“看得见、管得好”。同时,垦利6-1油田群的开发在设计之初就积极落实“双碳”战略,与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同期设计、同期建造、同期投产,是我国海洋石油工业上首个在设计之初就引入岸电的油田。在能源管理上,油田群成立了节电工作小组,定期对各设备的用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调整到最安全、最经济的运行模式。相比自发电,平均每年减少天然气消耗8000万立方米,节能近12万吨标准煤。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孙鹏霄表示,垦利6-1油田群是我国海上亿吨级油田开发中首次大规模采用智能联动集成应用,它的成功开发标志着中国海油掌握了非整装大型油田的开发技术体系,为推动同类型亿吨级油田的经济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
2023-07-12
查看详情
11
2022-07
中石油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公布上半年产量
近日,中石油两大油田公布上半年产量,其中长庆油田上半年完成油气当量,3293.73万吨,同比去年增长2.53%;塔里木油田上半年,累计生产石油液体380万吨,天然气167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1718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长庆油田其中原油产量1279.43万吨同比增加32.91万吨天然气产量252.7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6.06亿立方米用实干佳绩献礼党的二十大如此亮眼的成绩单是长庆油田近7万名石油干部员工勠力同心奋战鄂尔多斯盆地的成果塔里木油田塔里木油田上半年累计生产石油液体380万吨天然气167亿立方米油气当量达1718万吨同比增加80万吨
30
2022-06
大庆石化推进重点项目助力经济稳增长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谢文艳)6月29日,在大庆石化公司新建20万吨/年ABS装置建设现场,哨声阵阵,焊花飞溅,到处都是工程建设者忙碌的身影。这是大庆石化公司奋力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助力经济稳增长的生动写照。大庆石化新建20万吨/年ABS装置,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油头化尾”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大庆石化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装置建成后,将实现全流程产业链优化,增强中国石油ABS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石化产业发展,为稳住经济大盘注入能量。为了保障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大庆石化成立ABS工程项目组、采购领导小组、开工准备办公室等组织机构,科学规划总体部署,以ABS挤压造粒机组招标采购、设备到货安装为关键线路,坚持“主装置与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同步建设,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先于主装置建成投用,生产提前介入,建设与生产整体统筹”的总体思路,针对主装置和公用工程采用“E+PC”模式,针对废气收集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成品库房采用EPC模式,有序推进项目实施。为保障施工现场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大庆石化工程管理部抓严抓实项目过程控制,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标准化工地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标准化工地实施方案》和《标准化工地文明施工考核评分细则》,修订《工程建设项目标准化工地图集》,通过集中宣贯、灵活评比、择优奖励等方式,推动标准化意识深入人心、工程建设达到预期效果。此外,大庆石化工程管理部制定了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大力实施“无尘化”和“无土化”施工,全力打造绿色清洁的施工现场。各项目部管理人员深入现场,主动与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沟通交流,密切掌握图纸设计、设备到货、施工进度等情况,及时纠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量推进。截至目前,大庆石化新建20万吨/年ABS装置建设工程的49台长周期设备全部采购完毕,变电所、机柜间、原料泵房主体混凝土浇筑等基础施工均已完成。
16
2022-06
中国石油全力推进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综述
一座座威武的高塔、一条条蜿蜒的管线、一簇簇“盛开的焊花”……连日来,一个个重大工程项目在神州大地火热展开。国家经济发展的航母在机器轰鸣中,被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劲动能,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疫情之下,经济承压。中国石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把稳经济稳增长放在突出位置,落实落细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国资委“十条举措”,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奋力跑出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加速度,全力为国家和地方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加满油、鼓足劲,齐心协力答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系列考卷,为全国稳经济稳增长“强筋健骨”。 加快工程建设 做好稳经济的能源担当 增储上产提速提效,大型风电光伏新能源项目快速推进,油气储运设施建设快马加鞭,炼化等多个重大项目向投产冲刺……中国石油按照“加快投产一批、尽早实施一批、提前储备一批”的思路,一路啃“硬骨”、闯难关,一系列硬招实招落实落地,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火力全开。 建设不松懈,生产不停歇。6月1日,新疆玛湖10亿吨级特大油田艾湖2井区压裂车组响声震天,玛湖油田全体将士铆足干劲,奔向今年36口新井顺利投产的目标。6月6日,大庆油田南一区西部产能建设现场一片繁忙,工程事业部第一工程部挂图作战,项目整体高效推进。截至目前,大庆油田今年共完成钻井3105口、投产2812口,建成产能96.7万吨,全部超计划运行。年初以来,中国石油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加快落实高效资源和经济可采储量,效益增储建产持续发力,牢牢掌握油气生产主动权。 勇当绿色发展推动者、贡献者、先行者。连日来,中国石油新能源项目捷报频传。在甘肃,玉门油田重大新能源项目、省内首条中长距离输氢管道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建成后可进一步满足玉门老市区周边企业用氢需求。在吉林,吉林油田光伏发电项目3000千瓦井场及站场光伏实现提前并网发电,1000余个集中光伏桩基完成施工。百余名建设工人穿梭于新木、新立、红岗、长春等施工现场,一块块光伏板安装就绪,实现全部风光发电并网指日可待。 碧海边,高塔、储罐拔地而起,中国石油一次性投资建设最大的炼化一体化项目——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吹响决战号角。近3万名建设者在900多公顷的钢铁森林中挥汗如雨,一座世界级炼化基地正从蓝图走向现实。向投产冲刺的还有集团公司重点工程——吉林石化(揭阳)60万吨/年ABS及其配套工程。吉林石化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统筹抓好项目建设,与寰球工程公司等参建单位携手并肩,严守安全线、把牢质量关,合力推进项目建设提速,让“宝石花”在“大南海”绚丽绽放。 持续加快油气储运设施建设,提高调峰能力。在辽宁,清洁的“蓝金”源源不断地注入东北及京津冀地区最大储气库群——辽河储气库群。随着国产注气系统的投产成功和双51库、双31库的顺利注气投产,辽河储气库群日均注气量超3000万立方米。在内蒙古,长庆油田苏东39-61储气库建设收尾工作有条不紊。项目投运后,长庆储气库冬季调峰能力将实现阶梯式跨越。在北疆,经过3个月的鏖战,西部钻探70207钻井队承钻的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HUHWK19井顺利完钻,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攒足“底气”…… 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的高效实施,使中国石油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的同时,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助力国家经济稳增长的势头更强劲。 保供重点项目 履行好稳增长的使命担当 从长城脚下到青藏高原,从大漠戈壁到云贵之巅,从东北老工业基地到长三角、大湾区,热闹的工程建设现场总能看到“宝石花”忙碌的身影。中国石油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强资源配置,优化资源组织,为国家和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加油”,履行好稳增长的使命担当。 6月3日9时,驾驶员杨鹏早早来到新疆销售公司奎屯油库装车。这一天,他要为70公里外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奎屯河饮水工程各标段送油。山路狭窄崎岖,十几个卸油点,来回将近10个小时……入夏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建设项目施工不断“升温”。截至目前,新疆销售公司共承担新疆179项重点工程油料供应任务,供应量近4.6万吨。 南海之滨气象一新,珠江之畔生机盎然。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广东销售珠海分公司的油品配送车辆穿梭于各施工现场。作为珠海城际工程、黑白面将军山隧道及横琴自贸区建设的供油单位,广东销售珠海分公司为工程建设提供质优量足的油品和贴心周到的服务,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贡献石油力量。 6月7日一大早,伴随第45辆油罐车驶入东北陆海新通道建设工地,辽宁销售公司累计为锦州港施工现场配送油品1361吨。在平均海拔5000米的日喀则定日机场建设现场,西藏销售日喀则分公司的4台橇装加油设施、1台流动加油车正为施工车辆加油。“我们已经为项目供油8000余吨。”日喀则分公司总经理李俊辉告诉记者。修铁路、建机场……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批惠及民生、支撑国民经济基础的重大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雪域高原。中国石油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跟进各类重大建设项目,保障项目用油。 担当的背后,是严细的管理和周到的服务。浙江销售公司通过油品保障、配送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亚运城市建设,提出油品资源保供“零差错、零拒绝、零障碍、零拖延、零投诉”的服务目标,将靠近亚运会场馆和杭州西站的7座加油站作为重点保供加油站,落实专车专运、专人调度,并开辟加油绿色通道。 担当的背后,是硬实力的坚强支撑。凭借高质量的产品、稳定的使用效果、专业真诚的售后服务,辽河石化公司的水工沥青被国家电网重点工程——江苏句容抽水蓄能电站施工项目选用。截至6月2日,辽河石化已为项目供应沥青1250吨。 担当的背后,是高质量的产品保障。年初以来,渤海装备公司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保供,“产供销”全链条紧密衔接,输送钢管产量同比提升19%,为国家重大管道建设项目和地方重点工程提供优质的产品。为保障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用管,宝鸡钢管公司技术支持小组和售后服务人员坚守施工现场。钢管的高精度几何尺寸,为现场超大口径钢管成功对口作业创造了便利条件。 担当的背后,是将百姓冷暖挂心头的责任。6月8日,在位于四川成都的济柴动力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忙碌着。这个月底,3台济柴DTY2800型压缩机组将运抵南疆天然气利民管网工程三岔压气站和泽普输气站,为南疆地区300余万人口的民生采暖添动力。 投身建设现场 彰显“国家队”的忠诚担当 国家政策精准发力,重点工程加速推进。中国石油的建设铁军乘势而上,积极投身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得到业主的称赞与信赖,用“国家队”的忠诚担当助力中国经济突围。 这份信赖,源自坚如磐石的使命感与责任。“只有一个半月的工期,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保障7个试压段面的工作质量。”6月6日一早,在国家重点工程——威泸线管道建设一标段现场,工程建设公司四川油建威泸线试压机组负责人聂绪富为班组成员鼓劲加油。 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中国海油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年度最大勘探项目——神府区块田家寨区三维项目现场钻机轰鸣。“我们超前谋划,倒排工期,项目即将进入采集生产阶段。”东方物探新兴物探开发处2202队经理王爱勇说。这支打造多个“样板工程”的队伍,被中联煤层气有限公司誉为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免检队伍。 这份信赖,源自过硬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6月2日,由宝石机械研制的“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正式进入现场安装阶段。这部钻机将服务于国家级页岩油重点示范项目——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牛页一区试验井组”。6月4日19时,随着中子伽马仪器缓缓起出井口,中油测井C4251队高质量完成国家管网江苏储气库某井气密封检测作业。“这是我们今年在这里完成的第30井次检测作业。”C4251队队长张延华说。中油测井储气库项目保障团队长期服务于国家管网江苏储气库,为长三角地区天然气“填谷错峰”提供坚实技术支持。 这份信赖,源自人民至上的情怀和真抓实干的作风。在云贵高原,我国在建最大引水工程——云南滇中引水配套项目建设现场,来自管道局的参建队伍细化施工计划,全速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滇中地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超千万人口受益。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按时优质完成任务!”管道局滇中引水配套工程——昆明主城东南片区输水净配水工程项目经理胡庆立说。 “换上燃气智能表,安全方便。你们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6月6日,任丘市书香世家小区居民张阿姨对华北油田的燃气安检员说。华北油田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积极推进京津冀区域“煤改气”工程,成功打造了全国第一个天然气全覆盖、无死角的“气代煤”典范,为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作出重要贡献。 护航经济民生,彰显央企担当。在稳经济稳增长这场大考中,中国石油竭尽全力书写着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中国石油报记者集体采写 刘爽 于佳鑫执笔)
02
2022-06
中石油发力新能源装备制造
中油技开 深度挖掘行业资源 近年来,中油技开积极探索新能源领域,2021年6月,成立新能源市场营销工作组,广泛调研,对国内外新能源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对国内光伏和风电行业优秀资源厂家进行考察和调研,建立合作机制,有效积累了行业资源;对新能源在石油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多能互补平台在传统油气开采中应用的技术模型,进行效益比对、推广验证;利用公司丰富的国际营销网络资源,针对国外新能源市场信息,在国家法律、行业政策、项目实施现状和未来国家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为下一步海外市场开发奠定了基础。 宝石机械 光伏发电、风电、储能齐发力 宝石机械积极开展光伏发电建设领域业务,围绕新疆绿色能源产业化发展示范基地建设,结合装备研发制造基础,努力拓展风电、储能等新能源业务。 完成光伏发电建设的屋顶 栾苏提供 自2017年以来,宝石机械利用厂房屋面和停车场顶棚开展光伏发电建设84345平方米,累计发电2077.08万千瓦时。今年计划新安装光伏板14万平方米,建成10兆瓦光伏电站,新增年发电量能力1200万千瓦时,为实现节能降耗、绿色替代再发力。同时,积极参与集团公司新能源科技项目“先进储能与风光气电多能融合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化应用示范研究”,着力攻关近海风电机组研发关键技术,培育公司海洋风电装备设计制造能力;系统调研氢能产业链装备路线,深入开展运氢、储氢等氢能技术和装备研发,积极稳妥开展新能源装备培育,优化拓展公司产品集群。 宝鸡钢管 新能源管材制造进入新阶段 近年来,宝鸡钢管一方面加强绿色前沿储备技术攻关,打造应用于清洁低碳能源的管材产品,另一方面加快绿色制造转型发展,打造低耗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制造工厂。 公司首个光伏电站累计发电1300多万千瓦时 杨宏智 摄 3月28日,随着JCO成型机、扩径机、预焊机等主要设备陆续招标采购,宝鸡钢管螺旋焊管生产线技术改造升级暨新能源管材制造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该项目建成后,可生产低碳微合金钢、耐蚀合金钢、双金属复合材质等多种材质的管材,具备厚壁、小径厚比、多种焊接方式等特点,可充分满足纯氢/掺氢天然气输送、二氧化碳输送等新能源用管材,深海油气、超低温LNG输送用管材以及陆地油气输送管材的需求。 在光伏发电方面,宝鸡钢管利用11.9万平米厂房屋面资源,合作建成首个装机容量为4MWp的分布式光伏电站,4年来已累计发电1300多万千瓦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万余吨。 “十四五”时期,宝鸡钢管将全力以赴打造“绿色宝管”。 济柴动力 不断完善 “8+1”产业体系 2022年,济柴动力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转型,推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依托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及装备研究、电化学储能系统技术及应用、二氧化碳压缩机项目、加油机器人研制、天然气终端分布式能源发电、气化水运项目、富氢气体发动机及氨内燃机研制、加氢站压缩机技术研究8个技术研发平台和济柴智慧能源服务站的1个保障平台的“8+1”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发动机、压缩机配套产品装备的研发制造。 750kW超临界二氧化碳注气压缩机组 叶永平 摄 目前,二氧化碳压缩机项目完成流速、腐蚀、相态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4月8日,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及装备研究项目已确定示范场景,正开展详细设计,进行零部件预投,进一步推动企业新能源业务驶入“快车道”。 4月18日,济柴动力召开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济柴750千瓦燃气发电机组。该机组是济柴为满足瓦斯和沼气等气体发电市场需求、践行低碳发展理念而全新打造的绿色装备利器,填补了济柴该功率段产品空白,具有节能环保、动力强劲、安全可靠、经济实用、寿命更长等特点,将整体提升我国气体发动机装备水平。 渤海装备 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产业 渤海装备福建钢管公司厂房屋面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经并网发电 刘宏博 摄 渤海装备积极布局光伏“赛道”,加快生产用能替代。福建钢管公司光伏项目等三个光伏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利用建设面积50万平米以上,装机容量50兆瓦以上,年发电5000万千瓦时以上,减少碳排放5万吨左右。另外,为冀东油田地热开发“量身订制”3套大排量地热排采潜油电泵机组,6套大排量、高扬程地热排采电泵在雄安新区地热开发重点项目中得到应用。公司自主开展输氢管线、阀门技术研发,成功研制出应用于国内第一条长距离富氢焦炉煤气管道(乌海——银川管道)的直缝埋弧焊钢管和弯头产品,为项目供管160公里。 工程材料研究院 新能源材料研发多点开花 工程材料研究院积极开展输氢、储氢、储能材料、地热等新能源领域材料研发和工程应用实践。 输氢管道管材安全评估 封辉 提供 在管道输氢领域,工程材料研究院研究掌握了氢环境对高钢级管线钢性能影响规律,形成了天然气管道混氢输送适用性评估技术;在储氢容器领域,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氢气瓶性能指标体系,提出了各项指标的评价方法准则以及试验验证方法,推动了我国氢燃料电池中金属内胆的Ⅲ型瓶向更符合当前行业需求的塑料内胆的Ⅳ型瓶的升级应用进程;在储能材料领域,采用自主研发的超声辅助静电纺丝技术,研究制备了高离子电导率、高稳定性和良好力学性质的MOF基三维凝胶电解质,在固态电池和锂硫电池领域展现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地热资源领域,通过材料高温细观力学行为及宏观关键力学性能指标的研究,为管材选材性能指标提供数据基础,完成对新兴清洁能源——干热岩地热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高温环境工况下管材性能指标采集。
29
2022-05
中石油调整经营范围!涉及新能源、新材料…
近期,中国石油对公司经营范围进行了调整:新增热、电、氢、碳减排、低碳技术等新能源业务经营范围,以及合成材料、生物基材料、石墨烯材料、电子专用材料等新材料业务经营范围。修订后的新能源业务修订后的新能源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地热资源开采、供暖服务、供冷服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供电业务;电池制造、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燃气汽车加气经营;新兴能源技术研发。 修订后的新材料业务修订后的新材料业务经营范围包括: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合成纤维制造、合成纤维销售;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高品质合成橡胶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石墨烯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根据中国石油公司经营范围的调整情况,中国石油公司还拟对《公司章程》第十一条作如下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