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产230万吨!中国第二大油气田
1月12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2023年,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累产油气当量超3680万吨,其中原油产量超3400万吨,天然气产量超35亿立方米,创历史最高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过去一年,渤海油田全面加大增储上产力度,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成功探获渤中26-6亿吨级油田,连续5年实现亿吨级新发现。同时,持续加快产能建设,亿吨级油田垦利6-1油田、千亿方大气田渤中19-6气田一期开发项目等多个项目提前投产,新增原油产量近230万吨,占全国原油总增量的50%左右。“2023年,渤海油田全年共完成新井投产450余口,创历史新高,新井贡献原油产能超370万吨,产量达到设计产值的120%,有力夯实了油气稳产增产的基础。”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副总经理张春生介绍说。据了解,渤海油田拥有50余个在生产油气田、近200座生产设施,截至目前,累产油气当量超5亿吨,日产油气当量突破10万吨,是我国海上产量最高、规模最大的主力油田。2023年,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成盆成凹机制、油气成藏模式认识,在渤海海域、珠江口盆地深水海域相继获得亿吨级大型油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3亿吨,不断开辟深水、深层、隐蔽油气藏、盆缘凹陷等勘探新领域。海洋原油产量突破6200万吨,同比增产超340万吨,占全国原油增量比例达到70%左右,支撑海洋强国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据中国海油勘探开发部副总经理张伟介绍,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加大增储上产力度,目前已建成渤海3000万吨级、南海东部2000万吨级,两个大型油气生产基地,海洋石油增产量连续四年占全国石油总增量的60%以上,成为我国能源上产的关键增量。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离不开工程装备建设能力的重要支撑。2023年,我国海洋油气瞄准发展需求,坚持自主创新,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应用,攻克自主设计、建造、海上安装等多个技术难题,推动我国海洋油气工程建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2”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完成主体建造,精度控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主结构建造完工,导管架总高338米,总重达3.7万吨,刷新2项亚洲纪录;我国最长的深水油气混输管道“深海一号”二期海底长输管道铺设完工,深水长输海底管道铺设能力和超深水装备技术实现重要突破。“2023年,我们累计加工钢结构超42万吨,海上施工超2万船天,同比增加近20%,铺设海底管道线缆近1000公里,工程建设作业量创历史新高,建成投产14个海洋油气工程项目,实现产能1074万吨油当量,新增产量超470万吨油当量,加快推进我国海洋油气资源高效开发。”中国海油工程技术部副总经理刘义勇介绍说。海洋油气装备的科技创新和快速发展,支持和带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完全具备了3000米水深以内的海洋油气工程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海洋深水油气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水平也正逐步进入世界第一阵营。
2024-02-18
查看详情
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 余果林)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9年保持硬稳产,长庆油田连续4年实现6000万吨以上高效稳产,塔里木油田开钻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西南油气田建成4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过去一年,中国石油油气业务喜讯不断,油气产量当量再创新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能力更强、成色更足。 2023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的基层石油干部员工,强调中央企业是能源保供的“顶梁柱”,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多措并举全力增产保供,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过去一年,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战线广大干部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快构建多元化油气供应格局,不断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中国石油矢志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油气勘探获得一批新突破,油气SEC储量替换率稳定提升,工程技术战略支持能力不断增强,国内外“三个1亿吨”格局持续巩固发展。 坚持高效勘探,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努力获取规模优质储量,规模经济可采储量进一步增加,夯实了增储上产的资源“家底”。中国石油持续加强新盆地、新区带、新层系和新类型“四新”领域风险勘查,围绕海相碳酸盐岩、页岩油气等六大领域强化风险勘探和甩开勘探,在新区新领域、老区新凹陷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突破与重要发现,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效益开发,大力推进SEC储采平衡、老油气田“压舱石”、页岩油气革命与采收率再提高“四大工程”,持续增强油气稳产上产核心功能。精耕老油田,中国石油转变开发理念,转换开发方式,不断挑战高含水、低渗透等开发极限,激发老区高效稳产的潜力。增产天然气,中国石油立足长庆、西南、塔里木、青海等气区,推动天然气产量连续6年在千亿立方米的基础上实现高位增长、在油气产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为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增添“底气”。攻坚非常规,中国石油持续攻关非常规油气藏体积开发等理论技术,突破规模效益开发瓶颈,打造增储上产新阵地。 坚持战略支持,加快推进深地探测工程等重大工程,服务保障迈上新台阶。中国石油深化协同创新,推动甲乙方一体化协同发展,先后开钻2口万米科探井。目前,深地塔科1井正在冲刺万米超深层“最后1公里”。强化技术创新,中国石油原创科研能力持续提升,CGSTEER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打破国际垄断,成功销往海外市场。 中国石油锚定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既定目标,持续巩固提升油气供给主体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澎湃动能。
2024-01-10
查看详情
数字赋能让传统产业“发新芽”
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罗晗来到新部门生产指挥中心,等待他的是无人机、AR鹰眼、雷达这些听起来和油田关系不大的设备。他没想到这些成了他的“千里眼”“顺风耳”。鸡西矿业公司东山机电副总经理邢晓刚认识了新伙伴,不是工友也不是投资者,而是大学教授,他们要共同研发3D成像掘进机。近些年,石油和煤炭这两大黑龙江传统产业变了,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在9月初进行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中,科技日报记者从油田人、煤矿人对数字化转型的驾轻就熟中,更加深切感受到这些变化的源头和动力。智能管控成标配,员工变身监督员无人机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起飞。伴随着窗外的嗡嗡声,“无人机巡检员”飞上天空,降低、悬停、镜头放大……一系列操作平稳精准,就连现场工作人员安全帽佩戴情况,抽油机上的皮带、中轴、尾轴,在管控大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以21号工区为例,以前每天两次人工巡检,我们需要23人巡检92公里。现在指挥中心2名监控人员利用雷达、无人机等,每日4次视频巡检,累计用时仅需2.1小时。”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第八作业区副经理杨华光说,相比之下,“智慧油田”中的巡检系统耗时更短但巡检范围更广、频次更高、用工更少。相似的变化在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以东600多公里的鸡西矿业城山煤矿同时发生着。在地下5G网络稳定支持下,工作人员只需按下“一键启停”按钮,全自动采煤机就会开始采煤,刮板运输机、转运机等协同工作,将煤炭运往井上,地下情况由视频实时传回,采煤机和掘进机始终能够精准定位。“过去,矿工采煤升井后煤粉挂在脸上,黑得连亲人都可能认错,现在通过智慧矿山建设,他们在控制室动动手指就能采煤。”黑龙江鸡西矿业通达售电公司负责人刘友说,现在员工在管控平台就能知晓矿中一切,工人下井主要任务不再是采煤,而是进行设备操作和维护。数字转型注活力,传统产业智能化黑龙江省始终将实施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之一。传统产业从业者成为这条路径的开拓者,他们对数字化转型的热忱在一次次实践中增长,并且乐于应变、主动作为。“煤矿采掘装备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主动提出,希望能够通过激光雷达等新型成像技术,实现掘进机远程可视化控制。”邢晓刚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掘进工作时灰尘大,通用的视频方式不适用,必须开展科技创新。通过整个作业区的数字化改造,拥有上千口油井的大庆油田第三采油厂作业区拥有自动采集、智能诊断、远程控制等多种智能化运行模式。罗晗和转入新岗位的同事们每天都在摸索油田数智化系统新功能,并不断探索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采油效率。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龙江主题采访活动仍在继续,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传统产业一改过去资源依赖型发展的形象,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向科技创新要安全、要效率,进一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记者张佳星刘莉李丽云孙明源)
2023-09-22
查看详情
25
2019-06
延长石油改革重组,拿下陕西天然气巨头!
6月25日,陕西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天然气”)发布公告,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以下简称“延长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拟对陕天然气控股股东陕西燃气集团进行增资扩股,增资扩股后,延长集团股权占比可能超过51%,成为陕西燃气集团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陕西延长石油化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东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以下简称“延长集团”)的通知,按照陕西省国资委的要求,省国资委拟将延长集团持有的公司266,206,275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9.00%)无偿划转至陕西建工控股集团(以下简称“陕建控股”)。这是在2013年陕西国资委将陕投集团拆分重组后,对旗下国资资产进行的又一次整合重组。这也意味着,延长石油通过转让延长石油化建29%的股份换得陕西燃气集团超过51%的控制权,从而将陕天然气收入囊中成旗下控股孙公司。作为陕西“天然气长输管道巨头”,陕天然气是陕西省目前唯一的天然气管道运营商,负责陕西全省天然气长输管网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覆盖陕西省11个市(区)的输气干线网络,成为国内管网里程最长,输气规模最大、市场覆盖最广的省属天然气公司。陕天然气股权结构陕天然气2018年实现销气量61.01亿方,同比增长9.24%,实现营业总收入90亿,同比增长1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亿。延长石油与陕天然气的结合其实也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延长石油作为陕天然气除中石油外的第二大上游气源单位,2018年陕天然气向延长石油采购天然气金额占比达到22%。与此同时,延长石油下属的延长中煤榆林化工又是陕天然气第三大客户,2018年销售额占比达4.11%。延长石油专注上游油气资源开采,陕天然气布局中游省网与终端城燃,通过进一步整合重组就完全打通了上中下游全产业链,非常有利于陕西省内天然气资源整合。
13
2019-06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即将挂牌!副部级单位!
根据“财经十一人”的消息,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在6月底完成组建,或将推迟至8月正式挂牌。但是挂牌只是第一步,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真正运营至少在挂牌的一年半载之后。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将是由国资委直接管理与三大石油央企平级的副部级央企,国资委控股50%以上,三桶油参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持股约为7:2:1。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管网建设工程公司或将一并成立,负责管网的建设事宜。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的资产以天然气管网为主,成品油和原油管网也包括其中。但是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目前有几个不并入:城市燃气管网不并入,跨境管道不并入,储气库、LNG接收站、原油码头根据情况并入。而在最受大家关注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人事安排上,就更加复杂。国家油气管网公司一把手既要具备油气央企和地方政府的双重经验,又要至少具有副部级别的职位,这样下来符合条件的人员就不多,而这个人选也是三桶油多方权衡的。
03
2019-06
中石油老油田爆发!大港油田打出500吨高产井!
5月30日,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宣布,滩海新区亿吨级储量升级三区评价井-埕海306井16毫米油嘴试油,日产油642方(535吨)、日产气11.4万方,生产稳定,创大港油田试油自喷高产记录。大港油田总经理赵贤正签发2019年《总经理8号嘉奖令》,对大港油田第四采油厂(滩海开发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事业部及埕海306井各参建单位通令嘉奖或提出表扬。近半年百吨井勘探开发成果近半年来,大港油田在勘探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多口百吨以上高产井的出现,为老油田上产提供新机遇!5月27日,中石油官网消息,截至5月23日赵东项目完钻新井C22-48井已连续稳产16天,日产油268吨,含水1.43%,这也是赵东项目自签署延长生产协议以来打出的第7口百吨以上高产井。5月24日,大港油田攻坚500万吨原油上产日前传来可喜消息:水平井叶13-18H喜获百吨高产。这是这个油田“老区稳产保卫战”第4口百吨井。截至5月17日,这口井日产油117吨,连续平稳生产19天。截至4月17日,大港油田老区效益开发步调紧凑,连获3口日产百吨以上高产井,日产50吨以上油井达4口。3月12日,大港油田港东二区油藏渗流地球物理研究项目第一口试验井港2-62-4井获百吨高产,10毫米油嘴日产油109吨,含水6.5%,标志着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攻关取得可喜突破。截至2月28日,大港油田开年油气勘探亮点频闪,营101×1井、营古2井、滨118×1井和埕海6-H1井等连续获得日百吨以上高产,斜坡区、潜山等油气藏勘探取得重要成果。与此同时,除大港油田这一老油田取得新突破外,同属中石油东部老油田的辽河油田也打出了百吨井。5月下旬,辽河油田杜84块SAGD开发区块一口半个月前停产的油井,成功复产,达百吨生产能力,成为辽河油田SAGD开发的第16口百吨井。5月24日的生产报表显示,这16口井日产达1610吨。大港油田如何冲击500万吨?去年8月,大港油田提出了原油产量500万吨上产的新目标,并编制形成了《原油产量500万吨上产规划方案》,计划原油产量2020年达到450万吨,2022年达到500万吨并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稳产。按照原油年产500万吨上产方案部署,大港油田打好老区稳产保卫战、常规新区进攻战、滩海上产突击战、未动用储量歼灭战、页岩油开发攻坚战“五大战役”,并从理念创新、科技支撑、生产保障、控投降本、组织引领“五大工程”入手做好支撑保障。在过去的半年里,大港油田喜讯连连,共获11口百吨以上高产井,成功助推大港油田原油产量500万吨上产。
30
2019-05
石油危机或再现!中国如何应对?
5月29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傅成玉在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发表主题为《中国要把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演讲,提出“在当今世界大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确保能源安全应当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近在眼前的迫切现实。”,并表示“中国要做好短期石油断供准备”!以下为傅总讲话的全文录音整理稿!(内容来源:能源研发中心 | oilcenter)中国要把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傅成玉 2019年5月29 上海 石油占有非常重要位置,石油具有非常好的金融属性,也具有最基础的物理属性。当它的金融属性凸显的时候,石油价格会远远脱离供需关系,当它的物理属性凸显的时候,其背后的的推动力量更多会显示市场的供需关系。除此之外,石油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因此地缘政治又是影响石油市场和价格的重要因素。在当今世界,在特朗普的领导下,以美国为旗帜的,反经济全球化,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导致了全球政治,经济秩序的混乱,和导致了全球的更加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地缘政治必将对石油市场造成越来越大影响,甚至冲击。所以我今天发言拟了个题目。这个题目是《中国要把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当今世界大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更加凸显,确保能源安全应当引起全党、全国格外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和行动,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近在眼前的迫切现实,为什么这么讲?一、从特朗普在竞选的时候,他对中国所有说的强硬的话正在兑现之中。 第二,就是从美国最近对他其他的贸易伙伴宣布取消了一些钢铁、铝的关税,同时对他的盟友对汽车加税推迟了。最近又在伊朗问题上放出话来要缓解紧张关系,以及前几天在日本的一些行为,他所有的一些动作都放出了要集中精力打击中国的意图。第三,从华为上游的供应商纷纷与华为解除协议,中断供应可以看出,美国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将会无所不用其极。这两天又出现了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就是FedEx,把华为在其他国家寄往中国的信件结果最终都寄到美国去了,这是非常糟糕、非常可怕的事情。美国联邦快递说这是他们出错了,他们历史上从来没出过这样的错,明显的是美国的政府压力使然,这些快递包裹都必须寄往美国,受美国FBI的检查和监督,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政治的干预下,所有的商业道德和企业诚信都可以放弃。当然我们不能简单的指责这些企业,美国的这些企业必须听美国政府的。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其他国家的跨国企业,尤其是与中国有往来的、有供应关系的企业都会受到美国政府的制约,只要这些企业在美国有客户、有市场、有投资,都不敢得罪美国政府。过去我们曾经设想过美国有一天可能用石油作武器来卡我们脖子,但是我们没有设想过会在上游供应端中断供应。这一次打击华为不仅是美国政府出手,他强迫各供应链上的企业停止不用华为的不跟合作。所以过去准备的时候我们更多设想的是什么呢,是运输通道的安全性,但是我们没有想到会在上游中止供应,那么会不会呢?今天除极个别的石油生产大国可以不听美国之外,绝大多数石油生产国没有一家敢跟美国对抗,这些石油公司没有一个敢不听美国话的。所以到那个时候,他们是被迫的停止对我国石油供应,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能源安全问题我们就要靠自己解决,但是这并不能把我们打死。关键是我们要及早认识及早准备。我们可以通过我们自身努力,也可以通过我们现在的国际合作能够把这个问题缩减到最小的程度或者把风险压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中国现在要做好两手准备:第一就是要做好短期断供准备。 短期是什么概念,可能是1-3年内就会发生。因为现在的特朗普肯定不会在任何一个点停下来,他一定是不达目的不罢休。那么在未来1-3年任何一个点都可能发生,那么我们尽早准备,我们是可以把这个风险限制在最小范围内,甚至是可以规避的。最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市场手段,加大中国市场对外开放合作力度,创新合作方式、创新储备方式,所有这些努力是可以把短期风险规避掉的。第二我们要从战略上做到能源自给自足,从长远上立足于中国自给。 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国家就要用10-15年时间做到能源基本自给,也就是80%以上的能源靠自己供应。这个目标要作为国家战略正式制定下来,这是我们有基础、有条件的,是可以实现的。那么我想我们应该在三个领域努力。一是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明年我们可再生能源能达到15%,但是技术进步使成本降低,我们可以在未来5-10年再增加15%,这个要求是可以实现的是不过分的,电动汽车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将来会成为政治问题,和我们国家的战略问题,新能源更会成为我们国家的重大战略,为什么,第一这是我们能够做到自我把握的而最有把握的领域,第二通过中国的发展在新能源技术体系和管理标准等方面进而成为世界的引领者,进而改变现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部分。二要大力发展页岩气。中国页岩气储量不必美国少,我们唯一的就是埋藏深,在偏远地区,没有基础设施,但是这些年,中国页岩气的成本已大大降低,在这方面,希望政府把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政府直接管效率太低,但完全市场化,又成为没有制度优势的领域。所以应该强调70年代的大会战体制,这是我们国家石油储量和产量增长最快的时期。在降低成本的政策方面,还应该大幅降低页岩气相关税收和贷款利率。三是在清洁煤体系。中国已有重大的技术进步,超超临界发电用煤可以与天然气媲美,但还需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投入和改造力度。这些加在一起可以使我们中国在能源安全上掌握自己的命运。各位领导、各位先生们,这是一场涉及中国发展前途命运之战,仅仅让利人家已经不满意了。但是让我们让出发展权甚至把我们的主权让出去,中国人也不会答应。所以我们不仅要把我们能源安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更要把中国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现在没有其他选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艰苦的5-10年的新长征,但是这又是对中国企业一个好的、新的机遇,这会使我们的未来发展目标提前实现。所以今天我们要真正的全党一心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我们不要抱怨,不要指责,我们要团结奋斗,我们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我们中国人的自己的手里。
27
2019-05
国家启动7年石油大会战!
近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了一次关乎中国油气行业发展方向的会议,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的会议,并明确要求石油企业不折不扣完成2019-2025七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这也意味着,在国家层面上,正式启动为期七年的油气大会战,中国油气行业将维持至少七年的高速发展期!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具体会议内容如下所示!这个会议,也给整个中国石油行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虽然在国家层面上大力倡导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以保证我国能源供给安全,各大石油企业也纷纷拿出了加大勘探开发力度的方案,但是由于受国际油气不温不火行情的影响,国内的火热勘探形势被认为是“虚假繁荣”,是一场难以为继的行业泡沫。特别是全球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局部不安定因素逐渐增多,石油行业人才持续流出等宏观形势下,越来越多身处“梦幻与迷茫”之间的石油服务企业选择在油气行业“赚快钱”或者着急变现,而没有将精力放在高端人才的持续培养以及高精尖技术的持续研发中。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一旦勘探开发投资降低,中国油气领域将留下一地鸡毛,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此次国家能源局会同各部委相关机构、石油企业、油气资源相关的地方政府一起,专门召开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的会议,并在加强用地用海保障、优化环评审批、加大非常规天然气财税支持等方面配套稳定的支持政策及保障重点项目落地实施等方面全力支持,为中国油气行业的高速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可以乐见的是,国家层面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将在未来七年内得到全面贯彻,并且在油气行业的大量投资将极大的带动油气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大力发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稳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